兒時的秋天,總是喜歡漫山遍野的跑,不經(jīng)意間總有帶著刺的蒼耳沾滿了衣服鞋襪,摘掉時總是把布料帶起些許毛毛,那時的我對蒼耳并無什么好感。最近突然在路邊的雜草叢中看到幾顆蒼耳,開花的、結果的與已經(jīng)干枯的藤蔓糾纏在一起,分外顯眼,也讓我不禁對蒼耳有了興趣。
我驚嘆于蒼耳的生命力,它對生存條件要求不高。它藤蔓柔軟,耐貧瘠耐干旱,一旦在耕地中出現(xiàn),人們總是千方百計地鏟除它,致使它總是存活在一些溝溝坎坎上。它就這樣以靜默的方式在世間存在,哪怕是一歲一枯榮。只要給它一點土壤,它總會在合適的時機給你碧綠。你鄙視它、蹂躪它、糟蹋它,甚至用鋒利的農(nóng)具,一刀斬草除根。可當你幸災樂禍不久,它會再次鉆出泥土,從來不需要播種,哪怕它并不討喜,甚至惹人厭惡。
再去了解蒼耳,蒼耳還有無可替代的價值,它雖然全身有毒,但利用好又全身是藥,其用藥歷史可以追溯到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,有宣肺通鼻、發(fā)汗解毒、疏風殺蟲、祛風散濕止痛之效,又對血壓血糖等有功效,也是讓人刮目相看。它平凡到?jīng)]人關注,甚至在果實上都帶著刺,但是它可能會成為你的救命良方。
世人大多喜歡明艷圓潤的花草果實,愿意傾注心力去呵護培養(yǎng),很少有人會對如雜草一般的蒼耳投去幾撇目光。但它就是這樣,施恩于人,卻從不張揚,與雜草為伍;被人誤解,卻從不自卑,與春秋同在。
由此,我在思考“蒼耳就是我們?nèi)祟,它柔軟,有刺,有汁,有疼痛與枯榮”這句話。面對困境,蒼耳有著向上的思考能力,用自己強大的韌性適應命運的湮厄,并絕地逢生。有著無以倫比的藥用價值,卻依然有刺,不去討好巴結,堅守著自己的傲骨。蒼耳在告訴我們,沒有什么困苦會是生命的枷鎖,只有頑強的拼搏才能把苦難踩在腳下,成為人生的基石。
秋風又起,田間小路蒼耳又熟。(軋鋼廠 張媛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