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夏天,似乎比以往都熱,高溫預警從南到北一路亮起,酷熱如揮散不去的陰云,籠罩著人間。越是在這樣熱的日子里,越是讓人想念曾經的夏天。
記憶里的夏天并不熱,或許是年幼的孩子從不害怕酷暑,又或許是那時沒有溫室效應,溫度能夠忍受,所以人們不用躲在空調間避暑,也不只有晚間才樂意出門,記憶里的夏天,我們可以一整天都在外頭玩耍,或是在大樹底下乘涼,搖著扇子,吃著瓜果,度過慢慢盛夏。最難忘的要數捉知了,銀鈴般的歡笑總伴著蟬兒的輕唱。
在我的老家,有一大片楊樹林,楊樹高大粗壯,茂密的樹冠如撐開的傘,投下綠蔭。一棵樹接著一棵樹,編織成一把天然的遮陽傘,樹葉擋住了陽光,樹底難得陰涼,人們在白天都喜歡到楊樹林里乘涼。楊樹林里散落著凳子、竹席子,圖省事的人家干脆搬來一張簡易的木床,以供乘涼。這片樹已經有十幾年樹齡了,棵棵環(huán)抱粗,像是一座座樹塔擎在這一片天底下,給人們提供陰涼,給鳥兒提供筑巢的地方,也是孩子們天然的游樂場。爬樹、捋下樹葉“斗拐”(一種用樹葉梗比試的游戲),是常玩的游戲,還有一種游戲需要在傍晚時才能開始。
楊樹林里每天都會響起一陣賽過一陣的蟬鳴。樹上的蟬兒是脫殼后的形態(tài),在楊樹林的泥土底下,藏著一道珍饈。白天,楊樹林內數以百千計的知了,發(fā)出的蟬鳴響徹云霄,而到了傍晚,蟬鳴逐漸消音,另一項重大的活動開始了。當太陽隱去山后,晚霞收斂起霞光,暮色從山外蔓延到山里頭,楊樹林浮起一片暮色時,村里頭老老少少就拎著手電、塑料桶向楊樹林出發(fā)了。
天色將暗未暗時,蟬兒的幼蟲也就是金蟬會陸陸續(xù)續(xù)破土而出,這時捉金蟬就正式開始。在地下潛伏四五年之后,金蟬就會從土里鉆出來,爬到樹上準備“金蟬脫殼”,變成知了。在脫殼之前的幼蟲肉質豐滿,口感香脆,用油炸吃極為美味。捉起來,也不費什么功夫。金蟬從土里鉆出來時,地面會出現一個小洞,如果小洞用手一扣會變大,那么十有八九這個洞就是金蟬的老窩,這時稍微等待,金蟬就會頂出圓乎乎的腦袋,從洞里鉆出來,有些遲遲不愿意出來的,也有應對的技巧,倒一些水在洞里,它們也會因為受不了水淹而乖乖出來了。林子大,金蟬多,有些金蟬會爬到樹上,這時手電筒就有了用處,人們舉著手電,把一棵樹從上往下照一遍,如果金蟬攀附在樹上,用竹竿子一碰就可以收入囊中了。晚間,林子里手電筒的光閃耀著,如銀河落在人間,人們滿載而歸,回去能夠飽餐一頓。捉到的金蟬用鹽水清洗,再用油炸一會兒,香酥脆嫩,讓人久久難忘。
那些年,蟬鳴聲聲入夏,酷熱與我們無關。如今想來,只剩悵然與滾滾熱浪,停留盛夏。(計量檢驗中心 翟亞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