漿水面之于漢中人,亦如油潑辣子在關中人心中的地位,雖遠隔千山仍魂牽夢縈,這是刻入DNA的味道。
打小我就會做一件事,那就是用面湯投漿水。外婆家的、奶奶家的、自己家的、舅媽家的、鄰居家的......奶白色的面湯滋養(yǎng)著陶罐里的乳酸菌,在溫潤氤氳的日子里,靜靜地醞釀著獨屬于漢中人的風味。
和其他地方不同,漢中地區(qū)的漿水面,是用紅蘿卜櫻、雪里紅、水芹菜等野菜制作而成的,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“野菜”被酵母菌催化成人間美味,聞著酸香,看著清冽,即便是涼拌生吃也是脆嫩爽口,沒有一絲一毫的酸腐味。
父親和舅舅特別愛吃漿水面,每次舅舅到我家來,母親都會做漿水面。土壇發(fā)酵的漿水菜,無論泡多久,都不會軟爛。攥干湯汁的漿水菜切成段,配以干辣椒、花椒、蒜苗、豆干丁,急火快炒,再沿著鍋邊淋入漿水原汁,“刺啦”一聲,撲鼻而來的香味讓人瞬間口舌生津,食欲大動。
母親搟面有個習慣,就是將第一次切出來的面條撒上干面粉再從新揉成團、搟開、切條,說這樣面條吃起來才勁道。一碗地道的漿水面,那是必須要“清、白、黃、綠、紅”兼?zhèn)洳判。所謂:“清、白、黃、綠、紅”,就是面湯要清、面條要白、蒜苗要綠、豆干炒黃、辣椒焦紅。要是遇上冬日,碗底埋上兩大塊隔夜豬油豆豉,急不可待地抄起筷子甩開腮幫子,“滋溜溜”的吸面聲就是對這碗漿水面的最高評價。如若再嚼上一兩瓣白嫩的紫皮大蒜,哎呀呀,真真是香迷糊了。扭頭的功夫,一大碗面就見底了。
關于漿水菜,還有個神秘的傳說。相傳,當年明太祖朱元璋還是放牛娃的時候,一次偷吃烤魚被魚刺卡住了喉嚨,怎么都取不出來也咽不下去,眼瞧被憋得面紅耳赤,一旁的人急中生智,抓了一把漿水菜,塞到朱元璋嘴里,讓他囫圇吞下,這才將卡喉的魚刺咽了下去。后來,朱元璋當了皇帝,對此事念念不忘,不僅要求后宮嬪妃、子女粗茶淡飯,還用野菜宴請群臣,規(guī)定以后請客只能“四菜一湯”,若有違反,嚴懲不貸,進而開創(chuàng)了大明王朝數百年盛世。雖然漿水菜與朱元璋的淵源無從考證,但魚刺卡喉時吞咽漿水菜確是屢試不爽,這也算是民間秘方了吧。
長大后,異地求學、外出旅行時,也品嘗過各種特色面食,重慶小面、成都擔擔面、岐山臊子面、耀縣咸湯面、韓城饸烙面、老北京炸醬面、山西刀削面......總感覺還是家鄉(xiāng)的漿水面更對自己的脾胃。
歲月的光影,鐫刻出生活的苦辣酸甜,亦如漿水面的味道,在四季流轉中依舊酸香如初,在雞零狗碎的日子里撫慰著每一個奔波勞碌的腸胃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