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臨近國慶,謹以此文感恩黨的好政策,回顧農(nóng)村老家鄉(xiāng)村振興前后的這些年……)
小時候,老家的路是一條泥濘的羊腸小道,道路很狹窄,一到春夏,路邊鋪滿了野草,顯得荒涼,但在孩子們的眼中,卻也充滿了童趣。
那時候,住在半山腰的奶奶還年輕,太爺爺太奶奶也都健在,老家雖然交通不便,水電不穩(wěn)定,但得利于氣候和地勢,物產(chǎn)比較豐富。太爺爺太奶奶是舊時受過苦挨過餓的人,擔心我們在外面吃不好,總會備好臘排骨、臘豬蹄、豆腐包、霜打的柿子、燒土豆、烤紅薯等我們回去……到了春夏,漫山的野蘑菇、黑木耳、毛竹筍、獼猴桃、蘭花草,山間的小溪嘩嘩流淌,水里的魚兒悠然自得,老家就是孩子們的樂土。但苦于山高路遠,交通不變,酒香也怕巷子深,為了生計,村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。
長大后,趕上鄉(xiāng)村振興計劃,建設(shè)新農(nóng)村,老家的路終于“改頭換面”,從3米5的水泥路,再到4米5的水泥路,國家發(fā)展的越來越好,老百姓也跟著“沾光”,鄉(xiāng)村振興沒有遺漏掉老家為數(shù)不多的這幾十戶人家,老一輩的人在山里摸爬滾打了一輩子,終于告別了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的土路,平整厚實的水泥路連通了村里各家各戶,連通了鄉(xiāng)鎮(zhèn)、縣城,鄰里走動也頻繁了許多,山下的大爺當上了村養(yǎng)路隊隊員,領(lǐng)取工資,生活滋潤。隨后,自來水通了,村里的小型水電站和城里的大電并網(wǎng),發(fā)電穩(wěn)定,網(wǎng)絡(luò)也跟著通了。很快,村里的山貨飛到了城里,成了天然無污染的搶手貨。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這句話一點不假,隨著道路的改觀,回村的年輕人漸漸多了,表妹夫開辦了金耳種植基地,解決了幾十個閑散人員就業(yè),光前年,政府就向基地補助了100多萬。村里遠離污染適合農(nóng)產(chǎn)品種植,一傳十十傳百,有利的自然環(huán)境吸引來了好多外地人投資,養(yǎng)魚、養(yǎng)牛羊、種藥材,通過這條水泥路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城里。一時間,寧靜了許久的村莊又熱鬧了起來,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開始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,村里不再只剩老人留守,久違的孩子們的打鬧聲,年輕人的說笑聲,再次賦予這個村莊活力與希望。
只可惜最愛我的太爺爺和太奶奶看不到這一盛世。前幾天,奶奶也因年邁生病永遠地離開了我們。早些年,奶奶跟隨父親住進了城里,為了卻她老人家落葉歸根的愿望,鄰里親戚十幾輛私家車護送著奶奶的靈車到了老家。那天陰雨蒙蒙,天色昏暗,十幾輛車燈同閃,為奶奶照亮回家的路。老家的山腳下,路邊早已站滿了排隊等候幫忙的人,七八十號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身披雨衣,靜靜地站在雨中等候,車隊?亢,他們有的抬靈柩,有的拿花圈,有的扛紙貨,行走在半坡蜿蜒的小路上,有序、莊重、感人。感嘆這條小路,今后再難見人來人往。奶奶被安葬在老屋旁邊的花生地,父親說那里視野開闊,可以看向村里更遠的地方。
奶奶的離世,讓我強烈感受到了身邊一代人的悄然落幕,和一代人的逐漸興起,老一輩人在一茬一茬的離開,后生被時光不斷推向前去,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,扛下屬于這一代人的責任與榮光。這是一個悲傷的過程,也是一個必經(jīng)的階段。
“無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識燕歸來”,曾幾何時,我從繞著鍋邊偷嘴的毛丫頭變成了鍋碗瓢盆的孩子媽,時光在不經(jīng)意間溜走,萬事萬物皆在變化。國家富強,人民幸福,感恩生在一個美好的時代,感恩生在一個和平安定的國度!
從八十年代到今天,日新月異,老家的路越來越寬闊,房屋越來越氣派,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味道。從這條路上,我曾步行,曾搭乘自行車、拖拉機、摩托車、面包車,再到如今可以自駕小汽車,這是屬于時代的記憶,彌足珍貴、不復重來。隨著老一輩人的離開,我們很少再回老家,時代在發(fā)展,社會在進步,若干年后,倘若再回老家,又會是什么樣子呢?(工程管理部 嚴慧娟)